Signed Zhenxia, dated 2003, with 2 artist seals
展览:
1.“寂寞修正果——刘振夏水墨人物画苏州首展”,苏州博物馆,2011年4月25日。
2.“寂寞修正果——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”,中国美术馆1、8、9号厅,2012年8月21日。
3. “《寂寞修正果——刘振夏意笔写实人物画展》”,上海龙美术馆(西岸馆)与上海龙美术馆,2014年10月。
4. “《寂寞修正果——刘振夏意笔写实人物画展》”,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三楼逸仙画廊,2015年8月 。
5. “墨韵传神——刘振夏人物画展” ,香港大会堂,2016年4月。并由香港翰墨轩出版社出版了《当代中国画家系列——刘振夏》画册。
6.“刘振夏画展”,旧金山国际艺术中心,2016年9月。
7.“寂寞修正果——刘振夏”,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,2017年6月。
8.“刘振夏写实人物画展”,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,2017年11月。
刘振夏扎实的造型能力,当然离不开素描训练,但他的意笔写实人物画,已经使讲求体面光线的素描,向注重骨法结构的笔墨转化。他笔下人物的传神,靠的是形的精微。而形的精微,不是与照相机争功,而是取舍提炼的结果。他深刻地指出: 所谓的‘似与不似之间’,核心仍是似,而不是不似,但这个‘似’很复杂,是艺术上的‘似’。 正因为如此,他画中的人物形象,在极似的基础上,略有夸张而恰到好处,故栩栩如生而有深度,传神阿堵而有情趣,彻底告别了标签式与符号式的陋习。中国画界在上世纪90年代,讨论最多的是笔墨;世纪之交以来,则进一步关注写意问题。写意可以指文化精神,也可以指艺术形态。就现代水墨人物画而言,对写意一个层面的理解,应该是写实为基础,以意为主导,不仅立意为先,以形写神,解决对象的形神关系,而且靠着深度感受,使神意交汇,解决主客观的统一。不但使每幅作品都有新的创意,而且能在以神写形中传达意趣,丰富意蕴,构造意境。刘振夏的认识也大体如此,他在《形象笔墨》一文即强调: 以写意精神去塑造人物形象、营造意境、追求艺术情趣。 他的人物画,画的虽是某个具体的人,但却包含着更多的内涵,不靠情节,而是靠精妙的形象,把不同的感受,以及由此产生的意趣和意境表现出来,因此耐人寻味。
——薛永年